科学研究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名家讲座】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

时间:2025-04-21

2025年4月21日上午,受经济学院的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守英教授在德经楼307会议室,开展了一场关于“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的学术讲座。该讲座由经济学院刘余老师主持,众多师生参与。

讲座中刘守英教授深度剖析了中国过去40多年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展望了未来的转型路径。首先回顾了中国以土地推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强调了土地在经济增长中的引擎作用。他指出,土地制度的独特安排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随着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原有的发展模式已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

据研究报告《以地谋发展模式的衰竭与转型》表示,过去数十年中国依赖土地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难以为继,随着土地财政效力减退、工业用地需求下滑及房地产行业收缩,中国经济正经历深度转型阵痛,亟需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针对当前面临的经济挑战,刘教授详细分析了土地制度、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市场等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全面而深刻的改革来解决。他特别强调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为中国需要通过进一步开放市场、调整社会政策、加强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应用等方式,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在分享中,刘守英教授提出四大改革方向:土地功能转变;化解地方债务;土地融资制度改革;深化市场化改革。他认为,中国应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此次分享会引起了在场师生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就相关问题与刘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刘教授的见解不仅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也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与会者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和领会刘教授的分享内容,为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讲嘉宾: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攻关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余项,出版译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专著《中国土地问题调查:土地权利的底层视角》等10余部,在《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World Development》《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求是》《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6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第六届、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第十九届孙冶方优秀科学奖、第七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发展研究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下一条:【名家讲座】结构转型视角下的农业现代化:普遍规律与中国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