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经济学基地班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理论型人才”,其特点是理论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合理、技能方法规范、创新能力突出,部分学生继续攻读更高层次学位,就业毕业生能在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和分析工作。
二、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与素养,自觉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经济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尤其是数理分析方法和计量分析方法;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国内外发展动态,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初步具备既有中国灵魂又有世界胸怀的经济学人的素质。
3、具有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4、掌握文献检索、经济信息搜集、资料查询等相关信息处理方法,熟练运用统计软件;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够利用外语获取专业信息。
三、就业导向
本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培养特色是提升学术研究能力。二是在经济分析研究岗位就业,包括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大中型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分析助理岗位、金融机构的研究助理岗位、咨询机构的助理咨询师岗位等。要求学生进入工作单位能够从事较高水平的经济分析研究工作。
四、核心课程
本专业课程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公共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数学类课程、外语类课程、计算机应用课程。二是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上)、政治经济学(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统计学、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等课程。三是专业主干课,主要包括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资本论》导读、经济思想史、博弈论等课程。四是专业选修课,根据培养类型和就业方向引导学生选修相应课程,包括体现本专业特色的课程如经济学论文写作、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收入分配研究等。
五、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创业教育
构建由公共基础实践、专业课程实践、专业综合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四个实践教学模块有机衔接、相互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课程实践主要是增设经济学专业写作课程,专业综合实践由创新创业实践、实验经济学等课程构成,第二课堂重点开展社会实践和读书活动。第二课堂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读书活动。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潜能挖掘与展示性活动,通过开展经济学术节、演讲比赛、志愿者服务活动、舍风建设评比、暑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比赛和社团活动等来实施。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为四年,最长修业年限为六年。学生在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方可取得毕业资格。
七、授予学位
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